蓽撥這種香料,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。曾經它被視為胡椒的「冒牌貨」,因此得名「尾胡椒」。在歷史上,商人將蓽撥作為偽裝胡椒的手段,用來牟利,這段過往對蓽撥來說並不光彩。但今天的蓽撥早已擺脫這層陰影,成為用途廣泛的香料之一。雖然它常常以「配角」的身份出現,但若細細翻閱歷史,你會發現它也曾作為主角,締造出屬於自己的香料傳奇。

在辣椒傳入世界各地之前,各地的人們發展出自己的辛辣味來源。在古代,早在商周時期,人們就開始使用花椒、食茱萸、水蓼等辛辣調味料。而在東南亞,蓽撥則是當地重要的辛辣來源之一。尤其在辣椒尚未普及的年代,蓽撥在香料應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在馬來西亞部分地區,對蓽撥有著獨特的需求。這裡的氣候潮濕多變,對驅寒有著強烈的需求。當地的先民發揮了蓽撥的辛辣特性,將其與香茅和羅望子結合,製作出一種類似酱料的香料混合物。這種酱料既能增添辛辣口感,又能提鮮,迅速成為當地家庭料理的核心味道。

蓽撥作為主要香料的這種酱料,曾被譽為與印度瑪莎拉酱齊名的香料創舉。眾所周知,瑪莎拉酱是印度咖喱的前身,對全球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。而蓽撥在香料應用中的這段歷史,無疑讓它成為香料世界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儘管現如今蓽撥已不再是辛辣味的核心,但它的獨特香氣與層次感,依然讓人難以忽視。無論是搭配海鮮還是其他香料,它始終是一顆低調而閃耀的明珠。蓽撥的每一段旅程都充滿了風味與故事,從古至今,它不僅是香料,更是文化與歷史的象徵。細細品味蓽撥,你會發現其中蘊藏的豐富內涵,讓人回味無窮。

蓽撥賣場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