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如今的顧客變得越來越多元化,對於美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尤其是對滷味的口感,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是聞起來香,更希望吃起來也同樣美味,甚至希望吃完之後還有回味。麻辣博士想和大家探討一下滷味的口感特點。如果你的滷味只達到「聞起來香、吃起來也香」,這樣就能夠小規模經營。然而,如果你的目標是打造連鎖品牌,實現更高的事業理想,那麼你需要追求更高級的口感,也就是「聞起來香、吃起來香,吃完之後回味無窮」,這樣的感受才能真正吸引顧客持續回購。

那麼,決定滷味口感好壞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?是滷水的調製功力還是食材本味的釋放更重要?我們來分析這個問題。

首先,滷肉之所以能夠「聞起來香」,這主要依賴配方中的香料發揮去腥和掩蓋的作用,使香氣散發。而「吃起來香」的原因,則在於食材本味的釋放,這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「鹽」的作用。鹽不僅能夠定味,還能夠幫助釋放食材的本味。即便配方中的香料再強,如果缺少鹽,香味也無法長久停留;相反,如果一鍋滷水中完全不放香料,僅靠鹽來調味,食物雖然不會特別難吃,但卻會缺少豐富的層次感。這也說明了鹽在調味中至關重要,而香料的作用則是為了追求更高級的口感。學習滷水調製應該循序漸進,先掌握基本的調味與操作,再逐步深入到配方設計。

對於初學者來說,與其急於尋找「秘方」,不如先從最基本的技能開始,學會完美釋放食材本身的香味,再去追求進一步的提升。大多數滷水配方的作用在於去除異味並增加香氣,也就是一個掩蓋異味、賦予香味的過程。不同食材都有其特有的異味,比如牛肉、羊肉等腥味較重的食材。如果沒有香料配方,單靠鹽是無法徹底消除腥味的。在滷製過程中,即便只加入像八角、桂皮、丁香、花椒等基本香料,這些香料的強烈香氣也能掩蓋住肉的腥味。然而,這僅僅是掩蓋,並未真正去除異味。要徹底消除異味,還需要精心設計香料的搭配。

可能有人會問:「為什麼不能隨便多放幾種香料,讓各種味道都疊加起來?」這樣的想法是對組方的一種誤解。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特性和味道,隨意添加可能會導致香料之間的異味互相干擾,反而破壞了滷水的整體味道。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看似隨手抓幾把香料,實際上是經過多年實戰積累的,他們能精確控制每種香料的用量,以保持風味的平衡。

在實際的滷水組方中,一些香料香味濃郁而異味淡,比如八角、桂皮、小茴香;另一些則香味淡、異味重,比如草果、白蔻等。因此,用量的掌握非常重要。以滷豬肉為例,八角、桂皮、小茴香等的用量可以多一些;而滷雞肉時,白芷、良薑、八角的用量則應該更大。

從這些角度來看,香料的用法和用量在配方中有著細微的差別,掌握這些技巧,才能真正做出讓人回味無窮的滷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