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一鍋老滷水,就像養一個脾氣古怪的老祖宗,得時時哄著、供著,稍有不慎就會鬧脾氣。那些浮在滷湯表面的油花,活像老祖宗臉上的皺紋,每一道都是歲月的痕跡。

重新煮沸滷湯時,最忌諱的就是急性子。那些剛入門的小徒弟總愛開大火,像趕著去搶限量球鞋的少年,或趕著去網戀奔現似的。殊不知鍋底的冰糖正偷偷醞釀著一場"焦苦革命",就等著大火一來,立刻揭竿起義。慢火加熱才是正理,就像哄老人家開心,得輕聲細語、慢慢來。

這小火慢熱,可不只是防著冰糖來偷偷造反。那些藏在滷湯裡的肉末血糜,活像調皮的小強,總愛在暗處破壞。小火一燒,牠們就會浮出水面開派對。這時用勺子輕輕一撈,就像拆散一群開轟趴的屁孩,滷湯頓時清爽不少。

每次伺候完這鍋滷湯,我都會像整理房間一樣仔細:先過濾、再煮沸,然後讓它敞著鍋蓋放涼。這套流程比我媽拜拜還虔誠,就差沒給它燒金紙了。最後送進冰箱時,都會對它說:"乖乖的,明天還要上班呢!"

養一鍋好滷水,說穿了就是在玩養成遊戲。急不得、惱不得,得用愛心慢慢熬。那些看似瑣碎的細節,其實都是通關秘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