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世界,創新已然成為潮流,無論何時何地似乎總能聽到以此為由的話語,在香料的應用上,這句口號也成為一種浪潮,於是便有一個問題出現,對於很多現成的香料配方,很多朋友眼中帶著不屑,因為在他們眼中,那些代表著舊,而他們所要追求的是新,新與舊的邊際,在這些朋友看來,是那麼涇渭分明。新與舊之間真的如此嗎?在香料領域內,柳丁愛覺得絕對不是,就香料應用而言,幾乎所有成功的創新,都是源於修舊!


在香料應用之中,柳丁愛覺得修舊算是創新的源泉,像是我們常聊的滷水,它最初只是清末時期大夫為達官貴人開出的藥膳,進入了民國後,因為加入了調香理念,於是出現了現在滷水的出現四川滷水香料配方,在粵廚再次修改下,有了精滷水的出現,之後的潮汕滷水、精武滷水等無一不是在舊有的基礎上而來,這便是修舊的力量。修舊累積到一定程度,必定有新的生態出現,這種量變到質變的至理,便是創新與修舊之間關係的最好詮釋。


曾有一位中國的企業家,他的發家時便是從修舊中而來,而他修的便是早已遍布大街小巷的十三香配方。他發現原本在重辣口味地區,因為長期飲食習慣使然,人們對於香氣感知較為遲緩,於是它便在加入了毛桃這種香料,毛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辛夷。重辣的中國省分常會將十三香搭配大量的辣椒使用,而且他們比較喜歡菜餚色澤紅潤,所以他又在這個基礎上加入黨參、香茅,然後減少的和草果的用量,草果和蓽菝容易導致色澤暗紅,黨參和香茅則有利於其他香氣在辣之中展現,經過他這麼一修,十三香搭配搭配辣椒,在重辣口味地區煥發新生,企業家也由此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收益。所以千萬別看不起舊物,只有懂舊物,懂得修舊,那才能真正懂得創新。